最近一直在琢磨黑客松項目的事情,核心機制離不開 “信任”、“共識” 這兩點。困擾點在於如何設計一個投票方式,才能讓大家自然的認可 ——“共識”。
突然記起幾年前玩過的一個小遊戲,叫《信任的進化》。那遊戲其實特簡單,就是一堆紅點和藍點,你選擇合作還是欺騙,然後看分數怎麼變化。我記得最開始,如果所有人都使壞,整個環境就特別糟糕;但如果有一兩個 “老好人” 開始嘗試信任別人,並且這種合作能得到回報,整個氛圍就會慢慢變好。它用一個特別直觀的方式告訴我,信任不是一種道德說教,而是在一套好的規則下,大家為了長遠利益而做出的理性選擇。
通過查閱資料,那些 “密碼朋克” 老郵件組的討論內容。那幫早期的密碼學極客們,腦子裡想的其實也是同樣的問題:在一個沒有中心權威的網絡上,一群互不相識的人,憑什麼去相信對方?憑什麼能達成協作?他們探討的很多密碼學工具,比如數字簽名、零知識證明這些,本質上都是在試圖用數學和代碼,來代替我們對中間人的依賴,構建一種新的、“去人性化” 的信任。
隨後翻看了羅伯特・阿克塞爾羅德那本《合作的進化》。這本書給了我更扎實的支撐。它說明哪怕在自私的個體之間,只要博弈是長期持續的,並且未來收益足夠重要,“合作” 就會成為穩定的策略。這不正是我想在這個項目中實現的,我們並不假設參與者都是天使,而是通過機制讓 “誠實公證” 成為最合理的選擇。
以太坊網絡的設計確實具備公證的基本能力。它的每一個區塊都記錄著交易和狀態的變更,這些記錄是不可篡改、可公開驗證的。從這個角度看,以太坊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、去中心化的公證賬本。這個黑客松項目的目的是做鏈下事實的方面,它就像是一個外部公證員。它要解決的是 “在現實世界中,某棟房子確實屬於某人” 或者 “某個文件確實是真實的” 這類問題。這是關於鏈下現實世界事實的公證。